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卫生检验议论文格式(卫生检验议论文格式模板(6)

来源: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年12月13日 03:16:5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创作--掌握了字帖上的字的写法后,触类旁通,悟出字帖上没有的字的写法。根据自己表情达意的需要,写出一段有中心、有内容、自成体系的文字,这就

创作--掌握了字帖上的字的写法后,触类旁通,悟出字帖上没有的字的写法。根据自己表情达意的需要,写出一段有中心、有内容、自成体系的文字,这就是创作了。

等对接触的范文、文章有了比较深入的借鉴、学习、研究,逐渐的会将扣题、入题、提炼论点、分析论证、结尾升华的写作技巧内化于心,根据不同的题目和材料,采取不同的写作,最终“见招拆招”,游刃有余。

因此,只是背诵,不对文章进行剖析研究,“不求甚解”,没有内化于心,也只是“邯郸学步”,背的再多也是无济于事。

误区四:申论就是文章写作

还有人问:我的文章写得漂亮,可是我的申论分数依然很低,怎么回事?这里边有两个情况:一是有人认为写文章写得好,申论大作文就一定能得高分;二是有人认为只要申论大作文写得好就能得高分。这两种人其实都是一个误区,也就是“唯文章写作是瞻”。

申论的题型一般包括这几类:归纳概括题+综合分析题+提出对策题+类公文写作题+大作文,其中涉及写作能力的一般是类公文和大作文写作,但是类公文写作虽然看似“唬人”,皮毛是类公文的形式,内容主要还是对材料的加工应用,所以真正意义上的写作就是大作文。大作文大部分占的分值是40分,有些省份比如广东是50分,2016年国考(副省级)申论大作文甚至是35分,大作文仅仅是40%左右的分值,而且其他题目相对来说更容易得分,那主要的精力用在大作文的练习上,不重视“小题”的回答,即使大作文写得再漂亮也得不到高分。

另一种误区认为文章写得好,就能够写好申论大作文,就能够取得申论高分,这也是很可怕的。有人形容申论是“带着脚镣在跳舞”,这在申论写作方面更加贴切。申论大作文我们一般理解为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议论文,也就是作文主题必须依靠材料,作文角度必须从命题和话题中选取,而且在考场上写作往往还有很多技巧,比如观点明确、入题开门见山、论述层次分明等,这与我们平时的写作有很大区别,那些什么铺垫、反衬、比喻等写作手法,那些“形散神不散”的风格,不适合考场作文和快节奏的阅卷,所以你写得一手好文章,你是网络写手,甚至你是单位的“笔杆子”,你也不见得能够取得申论高分。

误区五:申论更适合文科生

行测更加适合理科和工科生,申论更加适合文科生,这是很多人的想法,有一定道理,但是这本身也是一种误区。其实公是一项选拔类考试,选拔的是能够适应公务员工作岗位的人才,为了公平起见,设置了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申论两门科目。这两科考试所考察的能力都是一般国家机关公务员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并不需要考生具备某项专业知识和素质(涉及专业技术的一般会加试),例如,《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中数量关系题型,从表面上看考察的是对数字的敏感度,好象理科生对此类题目更“占得先机”。其实这类题型考察的是考生对于规律的发现和把握能力,无论理科生,还是文科生都应具备。

同样,前文讲过,《申论》考察的不单纯是语言表达能力,这在整个申论考察汇总也只占较小的一部分。《申论》所要考察对于材料分析、理解、概括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所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也是我们在中学、大学的课程学习中所应该形成的能力。因此,不论文科、理科还是工科考生,只要你有一定的分析能力,能够准确地抓住事物的实质,那么不论你是否接受过专业写作方面的训练,都会有一个满意的成绩。

误区六:申论学习没有方法

申论因为每套题所涉及的材料和主题都不尽相同,没有多少可预见性,所以很多人认为申论学习没有方法规律可循。这种想法很明显是错误的。凡是考试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况且考察能力的考试,不是考察知识的考试,我们只要能力素质针对性的练习提高,就能够搞定申论。

申论考试题型涉及概括、分析、写作几种基础题型,但是每个题型又有很多技巧和答题方法,比如概括题:

A-“给定材料2-6”反映了市场经济背景下社会生活中的种种问题,请对这些问题进行概括和归纳。【2013年国考试(省部级)】

要求:准确、全面、有条理、不起过250字。

B-根据“给定资料4-6”,请你概括目前汉语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2013年国考试(地市级)】

要求:紧扣“给定资料”,条理清楚,全面准确。不超过200字。

文章来源:《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网址: http://www.zgwsjyzzzz.cn/zonghexinwen/2022/1213/738.html



上一篇:预防医学类核心期刊有哪些
下一篇:2020卫生类中级职称评审条件(参考文献怎么标注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投稿 |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编辑部|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版面费 |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论文发表 |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